下拉阅读上一章

064、绿林

  

  夏季将至,可连日天空阴沉,雨下不停,空气依然冰凉沁骨。

  五儿观察着溪流走势,脑子里默记着那条大河的流向,越看越不对劲。翻过五道岭,就没再见到那条大河,也没法再分辨方向。

  “好像走错路了。”他对郑冲说,“溪水肯定是流向大河的,可我们正在朝相反方向前进。”

  郑冲浑身湿透,像只鹌鹑一样缩在马背上,“我们是顺着路走的,应该错不了。”

  “这是小路,绕来绕去。咱们可能踏上了回头路都不知道。”五儿继续回忆着莫群都尉在沙地上给他画的地图,“我想我们肯定是迷路了。”他有些懊恼地说,“昨天翻山的时候就该想到,还是应该顺着那条大河走才不容易出错。”

  “那样的话,路上至少得多花两天时间。”郑冲说,“莫都尉不是教我们,把握时间才是任务成功的关键。他说拖得越久,找到失散队伍的可能性就越低。”

  “那可是七八千人,说没就没了?”五儿嘴里充满疑惑地嘀咕着。

  “跟着雷成大师的当时不也有两万人吗,现在还剩多少,你又不是不知道。七八千,那是参加战斗之前的人数。现在能有一小半就不错了。”

  “可莫群都尉说,他得到的消息是围攻酆城西门的人马没受多大损失。当他们准备夺取菅亭码头渡江南下时,当地官兵望风而逃,可见那时他们还依然人多势众。”

  “但那之后便再没了队伍的消息,这又怎么说?”

  “被官兵围剿了?”

  “应该不是。莫都尉不是说,东陵郡的官兵都跟在他屁股后面呢。”

  “那会是什么原因?”

  “不管什么原因,队伍没了,就这么简单。”

  “你是说,队伍早就散了?”五儿勒住马,回头看了郑冲一眼,“咱们这是徒劳?”

  “出发前我就说过,这么做没用。”郑冲浑身又冷又湿,嘴里低声抱怨,“就算找到人,让那些人离开家乡,去乌蛮山区过苦日子,人家愿意?”

  “说不定那些人早就散伙,不愿跟着大师干了。”最后,他以近乎耳语的声音自言自语说。

  “他们愿不愿意去,咱们管不着,但命令终归得传到。”五儿坚持道。

  参加围攻酆城西门的队伍大都来自东陵,主要是雷成大师的信徒,也有小部分是莫群都尉派过去的。大概正是因为其中有他的部分下属,他才让五儿和郑冲去传信给西路军头领董方,想把这些人收拢带往孤峰台。

  “这种时候,每一份力量都很珍贵。”出发前,他对两个少年说。

  但现在东、霸两郡到处都是追剿叛匪的官兵。郑冲和五儿两个在雾峰口跟莫群分手后,便一路潜行于山间密林。这一方面是走山路安全,另外他俩也很清楚,若有被打散的队伍,只要还没原地解散的,此刻肯定都藏进了山区。

  骑上一道山梁时,五儿听见前方有一阵扑簌扑簌的动静。

  他勒住马,静立不动。

  “怎么啦?”郑冲也停了下来,转身看了五儿一眼。

  “前面有动静。”五儿说。

  “我也听见了。是野鸡,我敢肯定。”郑冲漫不经心地说。

  湿漉漉的衣服紧贴在身上,让他感觉很不舒服。他只想找个地方避雨,升堆火把衣服烘干。对他来说,这会儿再没什么比一块干燥的地方更有吸引力了。

  就连他胯下马儿好像也被雨水困扰不堪,一连打了好几个响鼻。

  但五儿却显得很谨慎。他让马儿往前缓缓前进几步,以便能观察到高处的情况。他停在一棵粗壮的柏树下,抬手挡住雨水,朝前观望。

  “没人。”郑冲跟了上来,“就算有人也没什么好怕的,咱们不过是打此经过的路人。”

  他有信心说这话,因为长长的斗篷完全掩盖了腰间的武器。他俩身上也并无片甲护体,相貌又还年少,看上去毫无危险。

  可就在这时,五儿却忽然冲对面叫了一嗓子。

  “请问前面是何方朋友?”他高声问。

  郑冲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吓了一跳,连着马儿一起倒退几步。他的马儿还发出两声嘶鸣。

  “妈的,你们又是什么人?”前面果然有人在问。

  是个成年男子的声音,粗野,无礼。

  “就两个人,两匹马。”紧接着,又有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。

  那人似乎站得很高,声音像是从树杈上发出的。

  “随便跑到这种地方来,还骑着马,不会是普通人哟。”那嗓音尖细的人又对他同伴说,“敢不敢跟我打个赌,我说不是官兵,就是强盗。”

  “你们是斥候吗?”另外那个粗嗓门又问。

  郑冲和五儿对望一眼,都没吱声。他们还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。

  “不像。”对面那个尖嗓子说,“个子是够高,但年龄太小。”

  那人居高临下,似乎在打量着说。

  “你看清楚他的脸了?”粗嗓门问。

  “当然,我连他俩的鼻尖都看得清清楚楚。”树杈上的人说。

  “嘿,你们最好原地别动,”粗嗓门再次发出警告。

  “你们到底是什么人?”五儿又高声问。

  可能是由于紧张,他胯下马儿受到影响,忽然往前连跨两步。

  “嗖。”

  一支箭飞射而来,从五儿脑袋边呼啸而过,离耳朵只有一拳,插进柏树树干。

  “叫你别动的。”对面那人尖着嗓子说,“我可是神箭手。指哪射哪。”

  “你刚才好像指的是这棵树吧。”五儿故意促狭地说。

  “说对了,小子,他刚才指的就是那棵树。要不你这会儿就已经变成树的一部分了。你和那棵树将通过一支箭紧紧连在一起。”粗嗓门桀桀怪笑道。

  “算了,一看就不是官方的人。”那名射手说,“我们是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,你们呢?”

  “我们两个是侍奉天师的道童。”五儿说。

  “道童?”粗嗓门似乎听到了什么奇怪的事,“这年月,据说道童都在参与叛乱呢。你们难道也是叛匪,是徐三公子下面的人?”

  “对,我们是酆城三真观的道童。”郑冲说。

  他本想说自己是道士的,但毕竟还没举行过晋升仪式,这么说无疑是撒谎。

  “没错,我看见他俩头上的发髻了,确是这么回事。”藏在树上的尖嗓子说。

  “你俩到这来干嘛?”粗嗓门问。

  五儿已经隐约能看见他了,就在前方一棵树下。但那里地势较高,又生着长草,只能看见半个身子在外面,而且面孔模糊。但他已经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了。

  “我俩受命来找友军。”五儿说。

  “呵呵,还有人惦记着友军呐。”树上的人似乎觉得这事很好笑,“谁的友军?如果是那些道士们的友军,两个月前估计还有吧?”

  “别这样说,又不是他们的错。”树下的人说,“过来吧,自己人。”

  五儿毫不迟疑,催马向前。在绿树丛中,很快便发现了前面的哨兵。

  树下立着的是一名大个子,外貌一看就像个兵。褐色襦衣外面挂了盛军制式镶钉皮甲,腰间挂着同样属于盛军所用制式长刀,皮带上插着匕首,手上还拎着把可两手握柄的斧子。

  这人有一把浓密的褐色胡须,头上戴了顶带尖刺的锥形头盔,身披颜色鲜亮,却破损了好几个窟窿的将官披风。

  很显然,他这身看着威武,实则格格不入的行头来自不同主人。

  树杈上是一名身形纤瘦的小个子,也戴了同款头盔,但身上没有甲胄。他身披一件泛黄的老旧斗篷,背一个箭囊,手里所持长弓两端又细又尖,并不常见。

  “来吧,先介绍一下,以表诚意。我叫宋武,树上的神射手叫贾丁。你们呢?”

  “我叫郑冲。”郑冲这时抢着道,“这是我的同伴,叫五儿。我们是徐三公子部下。”

  “我们现在的大头领叫高进,以前是董方的部下,驻地就在前面不远。”

  “以前?”

  五儿意识到了问题的麻烦之处。这也是他一路上最担心的情况。

  “我们奉命寻找失散的兄弟。”他说。

  “找我们干嘛?”宋武问。

  “你们不是雷成大师的信徒吗?大师此刻去了孤峰台,你们可去那里跟他汇合。”

  “很抱歉,大师的事业已经失败,我们都听说了。所以现在我们已不再是大师的部下。连董方坛主自己都说,他当初的选择是个错误。对不对?他是不是这么说的?”

  后面这句话,大个子宋武显然是在问树上的贾丁。

  所以贾丁随即作答:“没错。他在菅亭镇当着大伙的面说的。但当晚他就被人杀了。到现在也不知道是谁杀了他。不过我们老大认为,如果只是抱怨两句,说了大师的坏话就会身首异处,那么这样的事业也着实没什么希望。所以大伙全都各奔前程了。”

  原来如此。五儿跟郑冲对视一眼。

  看来这次果真让你小子说中了。五儿心想。

  但他忍不死心。

  “那你们现在藏在这深山老林里,又有何打算?”他问。

  “哈哈,这不明摆着吗,”大块头宋武哈哈一声道,“舔过血的老鸦,你教它还怎么能回头去吃野果呐。咱们这些人,有几个不是吃不饱饭才跟着起事的。回去还不是继续挨饿。就算饿不死,若是被人告发,同样是个死。回不了头啦。”

  “那就正该去找大师啊。凭你们,是打不赢官兵的。”郑冲马上说。

  “结果还不都一样。”贾丁这时从树上跳下来说。

  “高大哥不愿再替人卖命,咱们自谋生路也不错。是不是?”他一边拍着湿漉漉的斗篷,一边问宋武。

  “对,我们现在有自己的名号,叫哥老会。”宋武回答道,“当然,咱们跟霹天军还是友军,而不是敌人。你们同意吗?”他似乎认真想了想这个问题,然后问。

  我不知道,五儿在心里说。

  “要不这样,带我们去见见你们头领,让我们当面谈谈怎样?”他问。

  “好啊。当然没问题。”宋武大大咧咧道,“就在前面不远,跟我们走吧。”

  “今天还有热腾腾的蘑菇汤呢。”贾丁也说。

  “如此就请前面带路。”郑冲在马背上朝两人鞠了躬说。

  “抱歉了,我们骑马,你们却要走路。”五儿说。

  “不用抱歉,山里还是走路安全。”贾丁拎着他的木制长弓,当头便快步而行,“再说,哪有那么多马给我们骑。”

  此时,宋武却站住不动,伸手示意郑冲和五儿跟上。“走吧,你们是客人。”

  五儿立马领会他的意思,于是和郑冲策马缓缓跟在贾丁后面。

  宋武待两匹马从身边经过,回头看了一眼,这才将斧子扛在肩头,大步跟上。

064、绿林

你刚刚阅读到这里

返回
加入书架

返回首页

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