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拉阅读上一章

第163章 老大不争气,幺儿挑大梁(万更,求个票)

  

  港圈的这场狗咬狗的大戏,林一诚并没有预料到,不过他看的很过瘾。

  林一诚这才知道,陈可欣从《投名状》,就已经玩上了几千美元一顶帽子这套把戏。

  估计是文艺片拍太久了,实在是穷疯了,穷怕了。

  有件事儿,林一诚也彻底想明白了。

  前世,《投名状》是有中影参与投资的。

  可是在首周票房过亿后,陈可欣就再也收不到关于票房的任何信息了。

  陈可欣问韩三爷。

  韩三爷说不知道。

  你品,你细品。

  陈可欣也品出来了。

  “我只要求票房能过2亿,行吗?”陈可欣哀求韩三爷。

  韩三爷答应了。

  于是,《投名状》下映后,内地票房恰好过了2亿。

  呵。

  陈可欣也是胆大包天,坑钱坑到中影头上了。

  老韩能不收拾他吗?

  那可是座山雕啊!——

  从离开羊城后,剧组直接往北走了。

  没去西南方向的某个城市。

  反正,这两年,林一诚是不会去的。

  星河院线,在那里也没有电影院。

  星文化还有18文化旗下的艺人,尤其女艺人,也不接那里的通告。

  一路走过来,《烂片儿是怎么拍成的》票房走势也挺稳定,一直维持在1500万左右的日票房,每日的跌幅很小。

  之所以如此,除了之前提到的那些原因外,还是那句话,同行衬托的好。

  《集结号》这电影,太沉闷了,太残酷了。

  贺岁档,观众看电影,就是为了休闲找个乐子,结果看完非凡没放松,反而更憋屈了。

  何苦花钱找不自在呢?

  为啥不去看《烂片儿是怎么拍成的》乐呵一下呢?

  因此,《集结号》除了首日票房破了千万,之后每天都在下跌,跌幅还不小。

  ——

  12月28日,剧组来到了长安。

  长安百姓,对于林一诚这个“长安骄傲”,那是相当的支持。

  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。

  当日,长安各个电影院,人潮涌动,都是排队买票看《烂片儿是怎么拍成的》。

  电影都已经看过了又怎么样?

  自家娃回来了,谁还舍不得那几十块钱吗?

  不能在外人(剧组其他成员)面前,给娃丢脸!

  关中人,就是这么团结,这么实在。

  老乡们如此厚待,林一诚也不含糊。

  一天之内,愣是把这些电影院,都路演了一遍,发言的时候,更是一口地道的陕省话,让老乡们倍儿感亲切。

  当晚,林一诚没有住酒店,先回家了一趟。

  赵玉霞放心不下儿子,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。

  得到了林一诚的诸多保证后,才放他离开。

  ——

  1月1日,元旦当天。

  风尘仆仆,舟车劳顿的剧组一行人,总算回到了京城。

  《烂片儿是怎么拍成的》上映已经20天整,累计票房,达到了3亿4600多万。

  《集结号》也正好上映一周了,累计票房还不到5000万,比起原时空的成绩,相差太远,

  至于《投名状》,在内地,早都下映好几天了,内地总票房,只有400多万。

  甚至,因为受到舆论影响,《投名状》港岛本埠票房也不理想,截止元旦这天,才拿了600多万港币,就算还能再挣扎一段儿时间,最后也突破不了一千万。

  寰亚和英黄这两家公司,亏的吐血。

  在回星河影视公司的路上,韩三爷打来了电话。

  “小林,实在不好意思,银都那边儿,还是不同意代理发行你的电影。”韩三爷语气有些惭愧。

  当初,林一诚就没考虑过港岛市场,是韩三爷一再坚持,想要找之前已经合作过两次的银都机构再次合作。

  “没关系的韩叔,这又不怪伱。”林一诚笑了笑,安慰了一下韩三爷。

  “你放心,这件事儿,我肯定给你个交代。”韩三爷的话,有些严肃。

  自从他当了中影话事人后,还是头一次碰到这么不给他面子的人。

  既然你不给我面子,那也别怪我不给你里子。

  以后你银都投资的片子,想在内地上映,呵呵,得看他韩三坪的脸色行事。

  如何敲打如何揉捏,他韩三坪说了算!

  虽然中影和银都勉强可以称作是兄弟单位,但一码归一码。

  哪怕闹起来,他韩三坪也占理!

  ——

  银都这家公司,成立的根本目的,就是在那边儿扎一根钉子,发行内地电影,或者投资港岛的←派电影,潜移默化,改变那里的……

  只不过嘛。

  老话说的好,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

  在那边儿浸染了这么多年,这家公司的味道,已经有所变化了。

  那他们拒绝发行《烂片儿是怎么拍成的》,自然合情合理了。

  林一诚也不在乎。

  就算《烂片儿是怎么拍成的》能在港岛上映,最后分到星河影视公司手里的,也没多少,撑死一两百万。

  不光港岛,弯弯那边儿,也没法进入,想想也不可能。

  至于海外版权,林一诚也不抱什么希望。

  既不是动作片,也不是古装片。

  能卖多少算多少吧。

  林一诚拍这部电影的初衷,就不是为了靠票房赚钱,否则大可以换一部来拍。

  如今电影该起的作用已经起到,票房数字,真就不是关键了。

  ——

  来到星河影视公司,林一诚没开会。

  太累,懒得开了。

  他把周成功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。

  “老板,电视版权还有音像制品版权,我还在谈,估计最多两三天就能谈下来,您放心,一定不会卖低了。”

  周成功一进门儿,就是汇报工作。

  “嗯,你继续跟进就好,网络版权还是留着,中影和青影那边儿,我打过招呼了。”林一诚笑了笑。

  老周这人,虽然能力差了些,但是论忠心,论态度,没得挑。

  “宁昊怎么样了?”林一诚开口问道。

  “他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,这几天就可以开拍了。电影预计投资额,大概是600万到800万左右。”老周立马回答道。

  “对了,他是怎么说服王保强那边儿的?”最近这段时间,林一诚没时间去关注宁昊。

  王宝强如今是华宜的艺人,也是华宜一手捧红的。

  《天下无贼》、《暗算》、《士兵突击》还有《集结号》,这些资源,都是华宜喂到他嘴里的。

  前世,华宜更是让王保强登上了2009年春晚,还给他置换了《我的兄弟叫顺溜》这种优质资源。

  当然了,这个时空,《我都兄弟叫顺溜》还会不会存在,就很难说了。

  它的投资方之一,小马奔腾,已经奔腾不起来了。

  说起来,华宜对王保强,确实不薄。

  《人在囧途》是星河影视公司的作品,星河影视跟华宜的关系,又是人所皆知。

  林一诚很好奇,宁昊是怎么把王保强给拉进了剧组。

  ——

  “听说,宁昊他亲自去找了王保强好几次,每次都是带着几瓶酒,估计是在酒桌上喝到位了。”老周笑着说道。

  “那华宜呢?他们没反对?”林一诚又问道。

  “好像是宁昊也去过华宜,至于他怎么说服华宜的,我也不清楚。”说到这里,周成功赶紧道歉。

  “抱歉老板,是我工作没做到位,我这就打听明白了。”

  “你一直在忙电影的事儿,不怪你。”林一诚安慰了一句后,便坐在沙发上沉思了起来。

  之前,宁昊隐瞒了钟丽芳想要挖他的事儿,让林一诚心里很不舒服,留下了疙瘩。

  林一诚还曾想过,是不是有把宁昊收为工具人的可能。

  毕竟,此时的宁昊不是原时空的他。

  林一诚让他来拍《人在囧途》,算是对他有提拔之恩。

  如今看来,宁昊还是那个宁昊。

  太油,太滑,心思也太杂太野。

  根本就留不住。

  原时空,他先是投奔了小马奔腾,等小马奔腾出了事儿,他见势不妙,立马抛弃老东家,自立门户,成立了坏猴子工作室,那时候,李大狗还健在呢!

  要知道,李大狗,对宁昊那是真没的说,几乎是要啥给啥,掏心掏肺,全力支持。

  宁昊这人的品性到底如何,可见一斑。

  ——

  “老板,他该不会是想投靠华宜吧?”周成功并不笨,立马猜到了这个可能性。

  “呵呵,谁知道呢?华宜可是京圈扛把子,可不是咱们能比的。”林一诚淡笑道。

  “他怎么能这样?他这不是吃着碗里的,看着锅里的吗?他这是忘恩负义!”周成功很是气愤。

  他可还记得,当初宁昊是怎么来星河影视巴巴拉投资的。

  如今电影还没拍呢,就想另攀高枝?

  “难不成现在换掉他?”林一诚反问道。

  “呃。”周成功卡壳了。

  《人在囧途》马上就要筹备完成了,前期的一些费用,比如演员和幕后的预付片酬,还有勘景、场地、设备等,都已经花出去了。

  要是这时候临阵换将,影响和损失就太大了。

  “这次,你亲自担任制片人,你去跟组,明白吧?”林一诚说道。

  前世,徐光头那手偷项目,骗版权的骚操作,林一诚可谓记忆犹新。

  他不得不担心,宁昊会不会也给他来这么一手。

  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
  更何况,前世,宁昊和徐光头,那是真铁,是“三大铁“之一,”共同嫖过娼的关系。

  人以类聚。

  能跟徐光头玩到一块儿。

  宁昊这人……

  “您放心,我明白,我一定把他给盯好了。”周成功点了点头。

  “嗯,再就是中影和青影,你帮我跑一趟。这次,给中影20%,给青影10%。”

  “好的,我等下就去。”

  “哦,还有,博纳那边儿也去一趟,也给他们10%。”林一诚又叮嘱了一句。

  ——

  《烂片儿是怎么拍成的》,于胖子确实出力了。

  于胖子这人,能处,有事儿他是真上。

  既然如此,那就把盟友关系坐实,让于胖子也跟着吃次肉。

  想到于胖子,林一诚心里不由感慨。

  港片经此一役,以后会更加不景气。

  那么,主业是代理发行港片的博纳,势必受到影响。

  于胖子以后的日子,怕是不太好过。

  也不知道,于胖子之前料到这种情况没有。

  要是他提前料到了,还这么帮着林一诚,那这人情,就欠大了,得还。

  要是他没有料到,那就是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,于胖子跟着受牵连了。

  不管是哪种,林一诚都得拉他一把。

  不能让盟友寒了心。

  再就是,一个不够强大的博纳,对星河影视公司来说,不是一个好盟友。

  至于到底如何拉于胖子一把,林一诚得好好考虑一下,回头还得跟于胖子商谈商谈。

  ——

  “对了,那个《倡议书》,华宜那边儿还没表态是吧?”林一诚又想起了另一件事儿。

  “没有,他们应该还在观望,估计是在等上面的意思?”周成功摇了摇头,猜测道。

  “呵呵,这俩傻鸟。”林一诚冷笑了一下。

 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话固然不假。

  但是能办事儿的孩子,会有糖吃。

  上面为什么不表态?

  因为种种原因,不方便表态是一方面。

  但是,上面未必就没有考察几个孩子的意思。

  孩子多了,难免看顾不过来,也不可能一碗水端平了。

  得在里面挑一个能办事儿,让家长放心的,来当头儿。

  华宜仗着自己是老大,还觉得家长的宠爱都在他身上,这个头儿非他莫属。

  以前,或许是这样。

  如今,可就不是了。

  家长遇到事儿了,你不能帮着分忧解难。

  你自己遇到事儿了,反而只会找家长寻求庇护。

  光是这样,也就罢了。

  关键是这个老大,太不合格了。

  自己不学好不说,还可能把其他孩子都带坏了。

  这种情况下,家长能满意了?还能让他来当这个头儿?

  想屁吃呢!

  ——

  老话说的好,父母爱幺儿。

  更何况,这个幺儿敢打敢拼,乖巧听话不说,还能给家长背黑锅,扛责任。

  虽然偶尔也会顽皮了点儿,给家长惹点儿小麻烦什么。

  小孩子嘛,在所难免,家长也能理解和体谅,总比那个窝囊废老大强太多了吧

  哪有完美无缺的人呢?

  瞅来瞅去,也就这个幺儿能成气候,值得托付大任。

  林一诚,星河影视公司,就是这个幺儿!

  “不用等了,就今天,你联系那几家已经签字的公司,发表联合声明。从今日起,全力贯彻和落实《倡议书》。新的一年了,总得有些新气象嘛。”林一诚笑着说道。

第163章 老大不争气,幺儿挑大梁(万更,求个票)

你刚刚阅读到这里

返回
加入书架

返回首页

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