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拉阅读上一章

第636章 工部献宝

  

  一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。

  不过朝臣们似乎并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。

  每日讨论的热点依然是西方世界,甚至不少人主动开始在民间搜集资料。

  问询有没有西方人来过,但可惜都是一无所获。

  或许唯二的在意的就只有户部的人跟方正一。

  不对,还有一个景帝跟他身边不远的李元照....

  朝会讨论过半,上一议题结束,景帝感觉有些疲乏。

  兴味盎然的看向方正一道:“方卿,朕记得一月之前你和工部有一场赌斗,不知准备的如何了?还有户部,又准备的如何了?”

  方正一颔首道:“回陛下,臣早已准备好多时了。不过怕是耽误了朝会讨论正事,本想等晚一些时间再说。”

  工部尚书姜良呵呵笑道:“陛下,老臣也是此意,工部早已准备好,今日保证能让在场诸位一饱眼福!”

  群臣的注意力转向了两人之间,气氛也多了几分活跃。

  李元照更显兴奋。

  桃源县完全版的自行车他已经提前体验过了。

  那种感觉绝对是前所未有的,今日把自行车拿出来定然是大杀四方!

  不过从现场情况来看,大家显然对工部的兴趣更多。

  景帝笑道:“哦?看来今日要有不少惊喜出现,那事不宜迟现在就拿出来吧。”

  “朕今日也不多作评判,诸位爱卿可以共同判出胜者。”

  “方卿,你没有意见吧?”

  方正一回之以微笑:“臣没意见。”

  县里的最初版本自行车,不出半个月时间就在老齐跟一众工匠的手艺下打造好了。

  他还亲自参与了改造。

  如今的桃源县自行车也有一些缺点,比如减震性能不大好。

  而且没有刹车碟片,只在大杠上加了一个简易的杠杆结构,拉起杠杆后端会压下,通过摩擦后轮刹车。

  总体来讲,这个“粗糙”的自行车虽能省人力,但速度也不会太快,这样的简易刹车足够应付了。

  后续的可以再慢慢改进。

  刨除缺点,整体形制跟后世的买菜自行车样式已经没有了太大区别!

  尤其是实用性上来讲,对于寻常百姓已经足够了!

  最重要的是造价够便宜,本钱只要几钱银子,百姓消费的起。

  这样利国利民的宝贝没理由会输!

  方正一信心满满。

  “嗯,那你们谁先把东西拿上来?”景帝看向两人道。

  姜良看向了方正一,见他摆了一个请的手势,便笑道:“那便先从老臣这里开始吧,臣已经命人准备好,随时等候陛下传召。”

  “好,把工部的东西先呈上来吧。”

  不多时,殿外进入两名禁卫,捧着两个托盘进入殿内,手上的托盘还盖着红布。

  不过看形状,能看出来一样很长而扁,另一样则是立体许多。

  “姜卿,开始吧。”

  姜良拱拱手:“陛下,今日臣要献上的宝物有两样!”

  说着走到禁卫身前,继续道:“这其中第一件就是工部利用最新工艺打造的瓷器!”

  一把掀开红布,一个通体透白的瓷瓶展露在众人眼前。

  这瓷瓶不算大,上面简单勾绘了一些惟妙惟肖的山石树木以及花鸟之类的景观。

  珍贵的是这瓷瓶呈现出与普通瓷器不一样的质感和亮度,浑身散发着高贵,羊脂白玉一般的瓶身,却似透着微光。

  世人都爱瓷。

  群臣一阵惊叹,忍不住凑上去近前观看。

  就连景帝也忍不住微微倾身,仔细打量着瓷瓶。

  姜良见状意气风发的解释道:“此瓷,乃是工部诸多匠人精心调配的新的配方打造而出!”

  “质细腻通透,美观典雅,彩面润泽如玉。堪称瓷中钻石,臣敢说大景上下,除了工部再也找不到有如此精湛的工艺!”

  说完,姜良得意的看了方正一一眼。

  方正一上前两步,仔细观看,赞叹道:“好瓷!真是好瓷器,工部的手艺果然高明!”

  这不是讥讽,而是发自内心的赞叹。

  该说不说,这瓶子真是漂亮极了,方正一也是十分喜欢。

  有点像上辈子在电视上看的那个蛋壳瓷,但没那么夸张。

  薄胎瓷亦称“脱胎瓷”、“蛋壳瓷”。是江西景德镇、广东大埔县等地传统瓷器品种中最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

第636章 工部献宝

你刚刚阅读到这里

返回
加入书架

返回首页

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