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拉阅读上一章

第十九章 廉颇请罪

  

  时至午后,赵括带领着李齐与一万辎重粮车停在了长平城的西门。

  “齐将军,叫门。”

  赵括坐在驷马车驾上对李齐吩咐了一句。

  “喏!”

  李齐闻言拍马而去。

  给城头通报了情况,城门却迟迟未开,李齐双眉紧锁,回身向赵括禀报。

  “大将军,那廉颇怕是不会轻易开门。”

  赵括走出车厢,操起手左右看了看,淡淡一笑道:“不要急,先传令,就地安营扎寨。”

  李齐一愣迟疑道:“大将军,难道要在城外扎营?”

  赵括点头:“对,不用担心秦军,按照吩咐行事便可。”

  见赵括坚持,李齐只好拱手拜道:“属下遵命。”

  拉这么多木头和石头,如果秦军趁机来劫营,那可就惨了。

  李齐的担心不无道理,但赵括对此只是淡淡一笑。

  李齐十分纳闷,赵括既有君令身后又有粮草石木相随,按理说廉颇得知这个情况之后,一定不会敢有半点怠慢。

  可是偏偏犹豫不决,逼得赵括在城外扎营,他到底在担心什么?

  对此赵括十分坦然,无论廉颇怎样计较,也必须先把自己迎进城内再做打算,一切阴谋阳谋都是徒劳的。

  与此同时,长平中军大营内,廉颇率领的一众将领正吵的不可开交。

  “要我说,等赵括进城,埋伏刀斧手将其杀之,赵王要是问起来,就说没见人,如此也最干脆!”

  郭开的嗓门最大,说完便偷眼瞄向稳坐上位的廉颇。

  廉颇连正眼都不愿多瞧他一眼,他的建议纯属狗屁建议。

  真若把赵括杀了换来手中的军权,别的先不说,在军中还怎么服众?

  只是放眼帐下这些大将,虽然颇具武勇,但论起智谋,还不如一个小将乐乘。

  当然,乐乘也有私心,如果不是看在自己身居大将军之职,他也随时能为赵括听用。

  毕竟乐乘更倾向于为赵王,而不是大将军。

  念及此,廉颇仰头长叹。

  回想戎马一生,从未尝败绩,而如今小人当道,却用计谋妖言惑众,说他廉颇有谋逆之心。

  这是对他与赵国的忠心最大的侮辱。

  “都闭嘴!”

  廉颇猛然大喝,打断了众将领的吵嚷。

  “报~”

  此时正好有斥候来报。

  进入帐中便对廉颇拜下道:“禀报将军,公子括已于城外结营。”

  “什么?!”

  廉颇猛然站起,眼中尽是惊讶。

  “将军,若吾等据不开城迎接,怕是会使赵王迁怒与将军,还望将军三思。”

  说话之人名叫虎轮,是为军中万人大将,在众将中属于翘楚,很得廉颇赏识。

  “嗯。退下吧。”

  廉颇对斥候挥手,这才缓缓坐下。

  赵括在城外扎营,也就意味着会被秦军看在眼里。

  假如秦军派遣大军前来攻打,必定是沧海一粟难以保全,他赵括到底准备干什么?

  自己可并未明确表示不会开门迎接啊,这么做,不是啪啪打他廉颇的老脸吗?

  想到这里,廉颇瞬间明白了赵括的意图,豁然起身道:“传我将令,打开城门,随我出城迎接公子括进城。”

  廉颇虽然固执,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分得清主次。

  在听到赵括在城外结营的消息之后,瞬间就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。

  无论赵括进城以后如何,那也是赵国的内部矛盾,总不能让秦国有可乘之机。

  正在众人忙碌着安营扎寨之时,李齐慌慌张张跑了过来。

  “启禀大将军,长平城门大开,廉颇带人出城了。”

  赵括为营火添了一把新柴,这才拍拍手太头对李齐道:“如此甚好,便在此随我迎接老将军吧。”

  “遵命!”

  在这一刻,李齐的内心掀起惊涛骇浪,对赵括的敬佩之情犹如东海之滨的海水,延绵不绝。

  谁能想到,面对拒不开城的僵局,只是一个小动作,能让固执的老将廉颇回心转意。

  这手段,绝对堪称一绝。

  李齐迟疑了一下,在赵括面前小声问道:“那这营寨,可还需要……”

  赵括肯定地点头:“要,当然要。不但要建,还必须建的牢固。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明知道就算营寨建的再牢固都保不住,还要郑重其事地去搭建,在李齐的脑袋里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赵括的心思。

  “去吧。”

  “末将遵命。”

  自从跟随了赵括,李齐说这四个字越说越顺嘴。

  “赵括将军,老夫来迎接你来了。”

  少顷,廉颇带着众将匆匆走来,看见赵括的身影,便远远对赵括行见面礼。

  赵括欣然转身,对廉颇回礼。

  “老将军,久仰久仰。”

  “哈哈哈哈……”

  来到跟前,廉颇站定,扭头看了看周围忙碌的众人。

  “听闻赵括将军前来,是带了赵王的君令?”

  廉颇从不喜欢拐弯抹角,一见面就对赵括直接问道。

  “对,这是赵王的手谕。”

  赵括点点头,把腰里别的一卷竹简抽出来朝廉颇递过去。

  “请廉颇将军自阅。”

  廉颇看了看赵括手中的竹简,愣了一下。

  赵括如今的行事风格已经完全超出了廉颇的对他的认知。

  在廉颇的印象里,赵括会拿出高高在上的样子,装模作样地和他客气一番,然后拿出竹简,换成赵王的语气命令他将兵权交出来。

  然而,赵括并未这么做,而是轻描淡写地将赵王的君令随手交给他,让他自己看。

  这份气量,岂是那个公子哥所具备的?

  廉颇不敢相信地上前接过君令,翻开一看,果不其然,正如自己料想的那样,赵括是来顶替大将军之职的。

  廉颇看完竹简递给身后的裨将,转身看向赵括,欲言又止。

  此时的他突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,甚至连大大方方交出兵权都难以决断。

  他心里的顾虑实在太多了。

  军中换将,此乃大忌。

  尤其眼前面对的是秦国这个庞然大物,稍有不慎,几十万士兵的性命都会随之葬送。

  廉颇深深地望了赵括一眼,随即轰然单膝跪下。

  “将军!”

  廉颇忽然跪下,这是对君子的最高礼节,所有人倒抽一口凉气,连忙齐呼。

  虎轮想要上前将廉颇扶起,却被廉颇阻挡。

  廉颇抬起头,此时的眼中泛起一阵水雾。

  赵括没动,只是静静地看着廉颇。

  只见廉颇缓缓开口。

  “赵括将军,军士与我,视为情同手足,颇虽有不舍,但君命难违,我对将军只有一个请求,切勿随意改动我军战略,否则必将酿成大祸!”

第十九章 廉颇请罪

你刚刚阅读到这里

返回
加入书架

返回首页

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