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拉阅读上一章

第249章 秋收

  

  徐韫真是哭笑不得。

  但她也深知,这都是图书馆的功劳。

  至于这个诀窍,旁人是绝对没法复制的。

  但冯时华这样说——

  徐韫想了想,就给他圈了几本书,又让他将这一两年的新政都研究一番,多与人讨论讨论。

  最后,徐韫给他写了一个锦囊,嘱咐他,进考场那天早上打开。

  而后,再叫人给冯时华送去。

  七月初一,上头的指令下来,果然是要办秋闱。

  县城里要办的,便是县试。

  徐韫问了问去年灵台县县试怎么办的,结果朱青尴尬道:“只有十八个人报名,最后索性就和周围几个县一起合办了。在万安县办的。”

  一时之间,徐韫无言。

  想来,今年人也不会很多……

  徐韫当场下了决策:“那若是人还是不多,没超过五十个,就还和其他县商量一起办吧。不过咱们县的人,专门派几个人送一送,考完了再接回来。路上别出什么事。”

  朱青连连点头,随后笑道:“其实再等一二年,人也就多了。孩子们就长大了。”

  徐韫点点头。

  只是晚上和高玉她们一起吃饭时候,却免不了说起这个事情。

  徐韫咬一口杂粮饼子,叹一口气:“今年科举就没说男女同考了。”

  这事儿罗栗也知道。

  她也跟着叹一口气。

  随后,高玉就开了口:“怕是两位陛下没能扛住压力。”

  罗栗颔首,道:“应当是。毕竟,阿韫这头没出成效,二位陛下也实在是不好说嘴。”

  两人说完,齐刷刷看住徐韫。

  徐韫咬了一口饼,含含混混道:“那这么说,我可真成了关键人物了。”

  压力有点大啊……

  不过如果真能出效果,是不是也能多要点好处?

  她扛着这么大压力做出了成效,能让二位陛下挺直了腰板……想来多要点好处,不过分吧?

  徐韫想着想着,忍不住眉眼就透出一股喜滋滋来。

  罗栗一笑。

  高玉提醒她:“别想了,再想就要笑出声了!”

  徐韫“哦”了一声,老老实实夹了一筷子炒鸡蛋,不再去想那些。

  如同徐韫想的,今年科举的人更少了。

  整个灵台县,报名的……就十七个人。

  这十七个人,是上次科举没中的人。

  看着名单,徐韫都忍不住感叹:这可真是个穷地方啊!读书人这么少!

  这十七个人,囊括了所有本县的富豪乡绅家。

  徐韫看着闹心,摆摆手:“行了行了,去办吧。我写封信,你送去?”

  朱青没有不同意的,乐呵呵道:“您开了口,他们必定同意。”

  至于排名——就这么十七个人,还拟什么排名?顺利考完了,就都去试试下一场呗!

  徐韫是半点不操心这个事。

  她真正操心的,是秋收。

  秋闱是在秋收后。

  先秋收。

  今年的秋收,注定是不同的。

  那一批提前育苗的稻谷,已是灌浆完,即将迎来成熟和收获。

  有经验的农人一看,就下了定论:“肯定是比普通育种的稻子收得多点。看着穗子!就知道这是多沉了!”

  徐韫听了这话,心里放心了一些。

  但没收到手里,谁也不敢把话说绝对了。

  县衙里是有地种了提前育苗的稻谷的,这会儿收也是先收。

  但徐韫听了老农人的建议,没着急,而是让稻谷多长了一点时间,等到熟透了,这才开始收。

  收的那日,徐韫和罗栗亲自下了田跟着一起收割——

  累是当然累,可也心里满满的都是期待。

  徐韫还是头一回干这种活,比不得旁人麻利,但熟了之后,也还不错。

  最后,徐韫割了两刻钟,便已是直不起腰,整个人都受不住了。而且现在秋老虎正厉害,她身上几乎都是热汗,一张脸通红。

  她扶着腰站直了,问罗栗:“农人们要收多久?”

  罗栗擦一把汗,面不改色道:“正常的话,三四天总是要的。早上天亮出门,晚上天黑收拾。女人们割稻谷,男人们就将谷子摔下来,等都弄下来了,就拉回去晾晒——这又要十来日。没晒干的谷子容易发芽,也容易发霉。”

  遇到天不好,该晒谷子的时候阴天了,或是直接下了雨,那可真是愁死人。

  徐韫不敢想象自己干个三天之后,还能不能活。

  她唯有感叹:“那是真的辛苦。”

  罗栗弯腰继续割,一面割,一面道:“这一块田,咱们今日下午就能知道大概产多少斤谷子。”

  虽然重量肯定不太准,毕竟还有水分,但也能大概估算出来。

  那时候,就能往上报了。

  罗栗心里是真想知道到底有多大差别,所以手上活是一点不停。

  徐韫看她干得飞快,便也跟着咬牙干,最后被高玉一把拉住:“你哪里是干这个的?你那手,就该多写字儿。”

  说完又拉住罗栗,蹙眉道:“又不缺人,你这么拼命干什么?”

  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  罗栗笑笑:“多一个人,干得快——”

  “你这样,那阿韫也不好休息。走,咱们三个去那边树荫底下,看他们干。”高玉不由分说,抢下罗栗的镰刀扔到一边去,然后一手一个,拉着两人去树荫底下休息喝水。

  罗栗无奈,但看看徐韫那副样子也是真撑不住了,所以也就乖乖跟着一起走了。

  不过,县衙不缺人,许多捕快也跟着一起来干。

  倒也很快。

  吃过午饭不到一个时辰,就已经是收完了一亩地。

  徐韫立刻让人将脱粒下来的谷子称一称。

  还没等称完,所有人脸上就已经挂上了喜色。

  朱青简直可以称之为激动了:“现在已是四百斤了!等晒干了,怎么能剩下个三百五十斤!这已是比普通的多了至少二十斤!”

  徐韫也是高兴:“还有一箩筐,快称一称!”

  那一箩筐,又是五十斤。

  朱青更激动了:“五十斤!这一亩地,都快到四百斤的产量了!这高了这么多!简直是神迹!神迹啊!”

  徐韫这一瞬间,是真真切切放下心来了。

  回去的事情,算是板上钉钉了!

  罗栗和高玉也是高兴。

  高玉是替徐韫高兴,以及高兴可以回去。

  罗栗作为穷苦人家的孩子,那是真真切切替老百姓高兴!多这几十斤孩子,就能多养活一个孩子!就能让一家人多吃几顿干的!

第249章 秋收

你刚刚阅读到这里

返回
加入书架

返回首页

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